2023年成建制上收至市级管理,按《细则》规定于2024年1月26日申请办理了变更举办单位登记。
一、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。认真贯彻省、市有关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政策,组织制定详实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,指导督促实施工程单位安全施工,协助处理本单位、各实施工程单位与有关部门的矛盾,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,积极筹集资金,正确合理使用资金,保证资金安全,充分的发挥资金的作用。二、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。 1、落实中央关于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精神,结合望城区实际,对辖区内全域土地利用现在的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,选取一宗地方政府重视,工作机制健全,当地群众参与积极性高、自然资源禀赋丰富多样,可开发利用的地区,以街镇为基本实施单元,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、生活空间宜居适度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。 2、以耕地保护专项规划为依据,参考省厅下发的占用耕地数据,结合望城区实际,筛选拟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相关情况,编制望城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施计划(2024-2025年计划期、2026-2035年规划期),建立耕作层剥离信息数据库,选取合适地块开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。 3、按照上级部门要求,对望城区历年增减挂钩、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问题图斑开展回头看,组织街镇对问题图斑进行实地核查,督促街镇对图斑进行整改,对确实无法整改的图斑进行汇总,依法依规核减各类新增用地指标。 4、集中处理了一批历年来开展的土地整理项目历史遗留问题,有效推动了项目的实施、验收、收尾工作,圆满完成了年初铺排的各项工作任务。 三、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。 经过对田、水、路、林等综合整治,达到和实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,挖掘了土地潜力,提高了耕地质量;通过对坑塘水面和未利用土地综合整治,促进了水土保持能力,极大地改善了水利排灌条件,优化了农作物和种植结构,促进农村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,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物质基础。 四、存在的问题 1、撂荒土地数量多,由于开发耕地亩均投入不高,经实地踏勘,设施不全,地力较差,肥力培植周期长,投入产出倒挂,极度影响农民耕种积极性,除已流转的旱土和部分水田落实耕种较好外,大部分旱地开发项目都不同面积、不同程度荒芜。 2、地块用途改变大,部分地块开发验收时为水田,因农业产业体系调整和项目建设需要,目前已部分变成养殖水面、河湖水面、堤脚护坡、农村道路等。 五、下一步工作思路 全力推进开展望城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,加强项目验收后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,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所有实施的项目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优势、使当地村民长期受益,所有的工程验收后,都要及时移交当地街、镇、村,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,签订工程管护协议,实行属地管理原则,明确规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,做好项目验收后的日常巡查监控,确保新增的耕地质量不下降,现状不破坏,能为当地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。 六、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本单位没有开办企业的情况。
扫描关注乐鱼平台是赞助大巴黎